【编者按】继续守护莞邑碧水,全面完成河涌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东莞市政府2021年重点民生任务。根据工作部署,2021年要完成剩余217条污染河涌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截至当年12月31日,217条污染河涌全部完成治理,12月份水质检测数据显示,全市河涌基本消除黑臭,河涌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即日起,东莞市水务局与东莞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系列报道,聚焦东莞河涌整治效果,敬请关注! 
中堂镇大力实施北海仔河流域综合整治项目,通过控源截污、生态护岸、生态修复、内源治理、水系连通、活水补水、景观提升、在线监测等9大项工程,让北海仔河水质在2020年底达到V类,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上世纪80-90年代,由于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河涌,再加上无序填埋导致北海仔河河床变浅、水流不畅,河涌自净功能遭到破坏,致使河水变黑变臭,对流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河水又黑又臭,散步都要绕道走。”市民吴小姐回忆。 
为提升北海仔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中堂镇全面推进北海仔河流域综合整治项目,估算总投资为8.2亿元,涉及干流10.5公里,13条支流50.63公里,共61.13公里,流域面积25.5平方公里。通过控源截污、补水活源、行政监管等措施,在2019年底消除了水体黑臭问题。 中堂镇北海仔河环境整治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莫子欣:“中堂镇北海仔河流域综合整治项目于2020年3月开工,并优先开展水质整治工程。2020年7月起,北海仔河水质稳定达到Ⅴ类或优于Ⅴ类,初步形成‘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目前,工程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现场完工核对及工程收尾工作,预计2022年9月完成竣工验收。” 
在北海仔河吴家涌段的河面上,建起了一座漂亮的观光桥。站在桥上放眼望去,北海仔河靓丽的风景映入眼帘。而这里,将成为市民未来新的休闲打卡点。 
中堂镇吴家涌村位于北海仔河的中下游,除了推进辖区内居民区、企业的截污、雨污分流,清理“散乱污”企业等,还开展河涌清淤疏浚,提高水动力,改善水环境。为了做好河涌整治,吴家涌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达到现在的整治效果。“刚开始的时候,村民其实是不相信我们能整好这条河的。毕竟太黑太臭了。现在整成这个样子,村民都非常满意,来河边散步休闲的人也多了。”说到河涌整治的成效,吴家涌村党委委员吴汉初很开心。 
中堂镇以“全河段、全流域、全天候、生态修复”为治理原则,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清淤→补水活源(生态补水)→堤防整治→生态修复”的总体思路,防治水污染、保障水安全、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系统实施全流域整治。 
2020年3月,中堂镇结合北海仔河流域综合整治项目,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目前,北海仔河碧道已基本建成,长达3.5公里,为群众打造了一个休闲娱乐好去处,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村民吴晓慧就连连点赞。“环境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以前中堂这条河很差的,现在变得这么漂亮,我们也觉得很自豪,就会很想来这边多看看,多走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