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水务资讯 - 水务新闻
分享到:
  
高质量打造东莞特色幸福河湖
2025-02-19 16:02:33 来源:本网


  广东省东莞市近年来持续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各项工作,高位推动、统筹谋划碧道、碧带建设,强化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河湖监管执法,全面推动河湖长制走向“有能有效”,幸福河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以贯之深化河湖长制

  东莞市近年来依托河湖长制,将治理范围延伸至小微水体,设立小微水体“义务河长”418名,实现全市河湖水域管护全覆盖。将村(社区)“两委”、河道保洁员纳入“广东智慧河长”平台,确保每个河段日常巡河人员不少于1人。

  除了完善市镇村三级河长巡河、专职巡河队巡河、市水务局全员巡河等制度外,东莞市还组建了13个由市领导任组长、市水务局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级巡查工作组,对全市河道开展全面巡查,对发现问题形成“一镇街一任务清单”发至各镇街(园区),推动河道环境综合整治。

  2024年,东莞市约谈履职不力的镇级河湖长和部门相关责任人共15人次。东莞广播电视台开设了《河湖治理曝光台》专栏,定期曝光问题严重的河涌,进一步压实基层河湖长及相关部门责任。

  东莞市持续强化河湖监管执法,积极开展非法洗砂洗泥问题整改,多部门开展专项行动。2024年以来,累计巡查10次,出动执法船艇21艘次。落实“河湖长﹢检察长﹢河湖法官”工作机制,开展联合巡河13次,立案调查24件,有力震慑打击涉水违法行为。

  建设特色幸福河湖

  东莞市部署幸福河湖建设等重点工作,完善“一环一网、多廊串珠”碧道建设总体布局,打造幸福河湖、绿美碧带。

  东莞市大力推进碧道建设,建设“碧水畅流、江河安澜”的安全行洪通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自然生态廊道、“留住乡愁、共享健康”的文化休闲漫道和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截至2024年底,东莞市已建设完成80公里碧道。在此基础上,东莞市积极打造绿美碧带,目前,东城街道同沙水库碧带、石排镇东江碧带项目被列入省级项目库。

  在幸福河湖建设过程中,东莞市注重强化水质保护,实施污染源头治理,建设生态修复工程,提升河湖自净能力,确保河湖水体清澈。在河道两侧打造特色滨水景观带,完善河湖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休闲广场,打造集文化、景观、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碧道,为居民、游客提供亲水空间。

  围绕松山湖幸福河湖建设,东莞市实施了水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日常巡查与监管,并依托“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节点,在开展科普教育与休闲活动,营造爱水护河良好氛围。


1.jpg


  凝聚社会治水合力

  幸福河湖建设离不开群众支持。东莞市持续加强河湖长制宣传,引导群众参与河湖管护。

  2024年,东莞市河长办共开展12期“河湖保洁日”活动,河湖长联合“河莞家”志愿者对河湖进行“大扫除”,举行了两轮河湖大保洁行动。各镇级河湖长发挥带头作用,组织全面清理辖区内水域的漂浮物和垃圾,参加活动人数超15万人次。

  东莞市联合中国水利报社开展了“我为幸福河湖代言”暨东莞市“同饮一江水,共建幸福河”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了两场爱河护河主题徒步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河湖治理保护。东莞市护河志愿者巡河超4万人次,开展志愿活动7000余次。

  2025年,东莞市将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意见》工作要求,高质量打造“东莞特色幸福河湖”,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的“幸福靠山”。


图片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