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晚,东莞玉兰大剧院内灯光璀璨,掌声如潮。以“情系东江畔 同心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暨东深供水工程建设通水六十周年东莞主题晚会盛大举行。这场由东莞市水务局、东莞市河长制办公室联合主办的视听盛宴,通过艺术与科技的交融,生动展现了东莞水务人的奋斗史诗与治水智慧,为市民献上了一场关于水与城的深情对话。
威武雄狮腾空跃起,晚会正式拉开帷幕。
开场舞蹈《筑梦东江》以磅礴舞姿再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劈山引水的震撼场景。
第一篇章:“家国使命 水润城兴”——饮水思源,致敬六十年“生命工程” 东深供水工程建成通水六十周年专题片将宏大历史娓娓道来,再现了上世纪60年代数千建设者肩挑手扛、攻坚克难的壮举,以及工程建成后对香港、深圳、东莞等地的深远影响,致敬建设者的家国情怀。

广东省水利厅原副厅长李粤安,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徐叶琴现场回顾并分享当年东江供水工程建设历程和感人事迹,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一泓清泉连家国”的使命担当。

原创歌曲《东江水向南流》以悠扬旋律,将观众带入东江奔涌、润泽万家的壮阔图景。
粤曲《梅林曲苑》以传统艺术形式唱响东江水的柔情与坚韧。
第二篇章:“智护清濂 蝶变新生”——科技赋能,书写治水“东莞答卷” 情景短剧《爱如长河》以东莞治水攻坚的真实案例为蓝本,以一个普通水务员工家庭的视角,展现从“水患频发”到“水清岸绿”的变迁。
樟木头镇党委委员蔡群珍分享了樟木头镇如何在科学有力的顶层设计的支撑下,实现辖区河湖“长治久清”的过程。中电建石马河项目总承包部总经理李彬则分享了“智慧水务平台”的落地经验,通过AI监测、大数据分析、雷达等技术,精准破解污水治理难题。

歌曲《我曾遇到一束光》通过温暖的歌声,讲述东莞水务人治水兴水的奋斗史,展现波澜壮阔的治水实践。
朗诵节目《东江之畔的使命》中,沙画师以流动的细沙勾勒出东莞水系脉络,朗诵者以铿锵之声诠释“守护碧水”的铮铮誓言,传递出“治水为民”的坚定信念。
第三篇章:“碧水长清 幸福河湖”——人水共生,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歌曲《河长来了》以轻快旋律生动呈现河长日常巡查、解决问题的场景,展现东莞基层河长“治水到一线”的担当。
合唱《水润莞邑》以童声与成人混声交织,唱出“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新貌。
探营视频《水、城、人相生相伴的故事》聚焦东莞运河的焕新之旅,揭露东莞运河从曾经的工业“排污渠”重生为活力长廊背后的奥秘。歌曲《运河梦》唱响东莞运河新风韵,生动诠释“水兴则城兴”的深层逻辑。
第四篇章:“众川赴海 湾区共赢”——湾区携手,共谱水利协作新篇 歌曲《和光同尘》以空灵嗓音与交响乐伴奏,隐喻水利事业需兼容并蓄、和谐共生。
《湾区之声》歌曲串烧传递“一水连三地”的情感共鸣。
合唱《不忘初心》由东莞水务人倾情演唱,激情诠释水务人不忘“水利”初心,牢记“惠民”使命,一代代东莞水务人肩负历史责任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昂扬斗志。
整场晚会以水为魂,融历史回顾、成果展示与未来展望于一体,既是对东深供水工程六十载峥嵘岁月的深情礼赞,亦是对东莞“向水而生、因水而兴”城市基因的当代诠释。东莞正以水为媒,书写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新篇章,为湾区乃至全国水利事业贡献“东莞智慧”。 展望未来,东莞水务将全力打好水旱灾害防御硬仗,加快东莞水网规划投资建设,提升供水保障韧性和品质,深化河湖生态治理保护,打造绿美碧带幸福河湖,讲好东莞水故事,进一步厚植莞水的安澜底色、健康本色、美丽亮色、福祉成色和文化特色,促进“人水和谐、水产互促、水城共融”,让全社会畅享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