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预计23日夜间到24日将给东莞带来狂风暴雨。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东莞市水务局迅即行动,组织全市水务系统积极备战,全力以赴夯实抵御台风水务防线。 一、严密监测,掌握台风动态 全市水务系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台风“桦加沙”的路径和强度变化。实时掌握水雨情信息,于9月22日17时启动水务防汛Ⅳ级应急响应,迅速进入战斗状态。23日14时提升至防汛Ⅱ级应急响应。 二、会商研判,制定防御策略 市水务局结合气象、水文预报,开展联合会商,深入分析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依据会商结果,提前制定应对方案,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合理安排水库预泄、内河水位调控等工作,最大程度降低洪(潮)涝风险。 三、全面部署,压实工作责任 市水务局召开专题部署会议,下发水务防御工作通知,要求全市水务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各水利工程防汛“三个责任人”迅速上岗到位,深入现场组织协调、提供技术指导、开展全天值守巡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四、强化督导,深入一线指导 9月19日起,派出6个由副处级以上干部带队的督导组分片区督促镇街落实防御措施。9月23日起安排科级干部、技术骨干,分16个工作指导组驻守镇街一线指导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应急备勤,充实值班值守人员力量,落实专家队伍驻守,强化技术支撑。 五、全力以赴,做好临灾准备 (一)落实重点盯防 1.紧盯海堤薄弱处。组织水乡沿海9个镇召开专题会议,重点督促高程低于4.0米的海堤落实应急措施(涉及道滘、洪梅、长安、虎门、中堂、滨海湾、麻涌、沙田、望牛墩等9个镇街),强化沙包、临时挡墙等应急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加强设施检修和检查,519处拍门落实主管部门、运营管理部门及现场巡查责任人。

2.紧盯堤外风险点。针对万江曦龙大厦广场,中堂海傍街、牙前,莞城工农八号及挂影洲围周边等沿海水乡25个堤外风险点,完善人员避险转移方案,提前告知风险,落实区域封闭、人员转移工作。 3.紧盯中小河流。对石马河、寒溪河、梅塘水等河道堤防险工险段,落实临时挡墙和沙包堆放等应急措施。

4.紧盯在建工程。全市71宗在建水务工程全部停工,776名工地人员全部转移。 (二)落实防涝准备 做好雨水管渠清疏,9月以来持续清理排水管渠547公里,清理雨水口2万余个。加强易涝点管控,落实三人小组或加强视频监控,同时在易涝点预置移动式强排泵、雪糕筒、警示灯等应急物资。安排专人对易涝区域进行巡查,确保一旦出现内涝,能第一时间开展排涝作业。

(三)落实工程调度 利用低潮期提前调度河道水闸,石马河河口水闸、运河沿线樟村以下水闸实行“只排不进”模式,最大限度降低河道水位。开展水库预腾空,市管的9宗重点中小型水库已全部开闸开展预腾空,全市水库已全部降低到汛限水位以下。
  
(四)落实供水保障。 指导市水务监测中心及供水企业加强供水水质检测,接到东江沿线闸口排涝预警信息后,落实水质应急检测。督促供水企业出动190人次,对全市供水管网开展全面巡查,加强供水设施维护,保持正常运行使用。


(五)落实应急备勤 市管3个防汛物资仓库管理人员、3台大流量排水车抢险人员24小时在岗,水利工程抢险队伍安排人员备勤,随时待命应对突发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