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料中心 - 水务年鉴
分享到:
  
2007年卷
2007-12-31 16:46:00 来源:本站

    2007年,市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做好水利建设与管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环境保护与整治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大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 2007年,东莞大堤达标建设已全面完成,挂影洲围达标建设也基本完成,东莞市成为全省最早“销号”的市之一。在完成省定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东莞市自我加压,启动了一揽子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全力完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体系。从2006年起,启动了新一轮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共有项目208宗,总投入近17亿元。经历台风“碧利斯”、“格美”、“派比安”之后,东莞市决定启动水利防灾减灾工程补充工程共有158宗,总投资概算11.3亿元。截止2007年12月底,第一批208宗项目完成勘探测量208宗,方案设计审查208宗,施工图设计207宗,财审207宗,招投标195宗,工程完工79宗。158宗补充申报项共完成勘探测量117宗,方案设计审查84宗,施工图设计77宗,财审68宗,招投标60宗,工程完工15宗。 
    [面上工程和专项工程]2007年,小型水库达标建设所涉及的87宗小型水库,已完成85宗,验收74宗,正在施工1宗,其余1宗未动工工程为涵头改建工程,因供水关系无法放水施工。欠发达镇机电排灌工程除洪梅、谢岗没有按计划完成外,其他各镇区已基本完成。 
    5宗专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水濂山水库排洪渠整治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工程预计在08年3月底完工并验收;芦村围达标工程:一期工程已完工验收,二期工程正在施工;中堂镇的潢新围与下四马围已实施开工8.022公里;万江区五环路上下游段河堤达标及金丰围蹦口排站工程,河堤工程已于2006年完工,金丰围蹦口排站新址已选定,正在重新修改设计;石龙镇的石龙围达标建设工程,已完成方案的规划、设计、审查等前期工作,正准备组织招投标工作。 
    [三防工作] 2007年开汛早(初台早)降雨略偏多,且相对集中,暴雨场次偏多时空分布不均,双峰明显。初台时间早,终台结束迟,台风生成相对集中,双台现象突出,台风路径复杂,对东莞市影响较弱。天气异常,强对流天气频繁,雷雨大雨,雷击,高温天气突出,造成人员伤亡,水情平稳,受灾总体损失相对较轻,旱涝交错。2007年入秋以来,全市各地降水持续偏少,全市各地普遍出现中等强度气候干旱。  
    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莞市三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防洪保生命安全、以抗旱保饮水安全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动防汛抗旱“两个转变”,三防工作有新思路,三防预案体系建设有新成绩,三防基础能力建设有新突破,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面对严峻的抗旱形势,东莞市水利局及早谋划,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抗旱措施,使得东莞市并没有因旱成灾。 东莞市工农业用水保持正常水平,城乡供水有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正常稳定。 
    [三防指挥系统建设]东莞市三防指挥系统建设共分约20个标的,2007年已完成招投标的有12个,其中有3个标的已完成,并通过验收,2个标的基本完成。工程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全面完成了系统的初步设计和配套土建安装设计;完成了会商中心的设备安装并投入使用;水利基础信息代码规则编制、综合数据库资料收集整编工作基本完成,信息采集系统调研已完成;中心设备已经安装;遥测设备即将部分安装;计算机骨干网络建设已经全面铺开,即将全面完成;配套土建工程和会商分中心设备安装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并签订了合同;采集站点水准网工程即将开标;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完成招投标前期工作,准备公开招标;决策支持系统各标段的标书编写工作即将完成。 
    [水政水资源管理] 2007年,东莞市水利系统进一步加大了水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多形式、全方位开展了“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水法宣传月活动,精心组织参加了“水法知识电视竞赛”活动,取得了广东省东江流域片“水法知识电视竞赛”第三名的好成绩。全面加强了水行政执法队伍的管理工作,组织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开展学法普法工作,及时做好法律咨询工作,积极做好多起应诉组织工作。进一步加大了执法力度,全年共查处水事案件65宗,其中现场纠正53宗,立案处理12宗(其中处理违法采砂案11宗、非法取水案1宗),共处罚款26.5万元。不断加强取水许可管理,今年来共受理取水许可申请10宗,予以行政许可8宗,不予行政许可的2宗,批准水量为5403.5万立方米。完成了我市东江、东引运河、主要饮用水库的水质监测工作。开展了取水户普查工作,为下一阶段开展各镇(街)分配水量和建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全面开展了完成全市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工作。加大了规费征收力度,2007年度征收水利规费78963万元,其中堤围防护费76168万元,分别比2006年度增长18.85%和19.82%。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2007年根据国务院和省有关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文件要求,东莞市结合实际,积极稳妥地开展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2007年5月,《东莞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经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审议通过后上报市政府审批。2007年8月30日,《实施细则》经今年第23次东莞市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今年9月24日召开了水管体制改革动员会,对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东莞市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2007年,在确定后期扶持方式的基础上,根据广东省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抓紧编制后期扶持项目报省移民主管机构审批,经批准同意,按“一村一策”要求全年安排6条移民村(组)实施后期扶持项目计划,项目总投资4720万元(其中省后期资金2180.4万元,其余由镇街村自筹解决),计划扶持项目包括建房37768平方米、修房89608平方米、小路15.4公里、食水工程6宗、建文化室1宗、信息直通4宗。另外,市财政今年共安排移民专项资金651万元,这部分资金有针对性解决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谢岗镇五星村、大岭山镇下高田村等19条移民的饮水、道路、供电等突出问题。 
    [水资源战略研究] 2007年,经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多次安排专家进行咨询,已编制完成《东莞市水资源战略研究》总报告和四个专题报告,并编写了报告上报文本。同时,基本完成了东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各专题与总报告的编写工作已完成,成果已上报省水利厅审批。另外,还开展了软课题研究工作,与中山大学合作共同申报市软课题研究项目“东莞市水环境现状及战略研究”,该项目已于2007年11月中旬进行了评标工作。 
    [内河涌综合整治] 2007年6月至8月,市委、市政府先后三次召开东引运河城区段整治方案技术讨论会,期间又于7月11日莅临水利局开展内河涌整治工作专题调研。10月30日,李毓全市长等市领导又率市相关部门领导实地调研了观澜河与石马河交界河段、石马河调污工程、南畬塱调污工程等,深入了解了东引运河的水污染的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根据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市水利局积极会同环保、城管等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内河涌综合整治工作。2007年12月25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下发了《关于印发东莞市运河综合整治清淤、活源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07〕134号),运河综合整治清淤、活源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2007年,联网水源工程已陆续开工建设,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作为应急工程的松木山水库至莲花山水库段已于2006年12月底正式开工,目前该正在进行隧道开挖工作。作为联网水源工程骨干工程,东江至松木山水库的输水干线工程已开工建设。完成了联网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制定了《东莞市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水库饮用水源水质保护规定》。一期联网水库治污、截污规划报告(报批稿)已完成并上报市政府。相关水库清淤的可研设计工作正在进行中。 

    附:2007年东莞市水利局领导名录       
    局  长:刘伟全       
    副局长:陈汝钦  陶  谨  张国麟  倪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