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料中心 - 水务年鉴
分享到:
  
2014年卷
2015-07-14 16:58:59 来源:本站

  
    【水务体制改革】2013年,出台《东莞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方案》、《东莞市建立健全基层水务管理和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在完成市级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基础上,推动13个中心镇设立了农林(市政)水务局。

    【水资源保障】2013年,制定《东莞市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全市27个水库型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其中茅輋、契爷石、官井头、三坑4座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基本完成,并通过了省专家评审;启动联网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围网隔离工程前期工作。江库联网工程水源配置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8.81亿元,约占总投资的89.6%。
    【城乡供水】2013年,启动编制《东莞市城镇供水专项规划(2012-2030)》以及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实施方案。印发《东莞市2013年供水行业水质监测方案》,对水质连续不达标的4家水厂进行处置并整合1家村级水厂。完成5个源水在线监测站(桥头、东城、中堂、五点梅、横岗)和全市64个管网水在线监测点的选址、仪器设备安装工作。投入1.1亿元完成新增老化管网改造572千米。全市供水企业93家,水厂108间,其中市级供水企业1家,水厂5间;镇级供水企业30家,水厂45间;村级水厂58间。全年自来水供水量16.08亿立方米,日平均供水量440万立方米,用水量19.75亿立方米(含微咸水),万元GDP用水量36立方米。
    【城市排水】2013年,完成《东莞市市区排水专项规划》和《东莞市重要内涝地区和交通节点内涝整治应急工程初步方案》编制,督促各镇街(园区)加快属地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其中洪梅、凤岗等12个镇街(园区)完成了规划初稿。市区内涝整治应急三期工程(新开河系统)北侧分流工程东纵路、罗沙路、新河北路已完成排水管道铺设及路面恢复工作。市直管道路共新建、更换各类排水管道约3530米。 
    【水环境治理】2013年,制定《东莞市内河涌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东莞市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东莞市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编制工作。完成11家污水处理厂的竣工验收,全市截污主干管网累计完成846.62公里,约占总工程量的98.37%,其中确定需要清淤的19个项目已完成17个。完成石马河流域建设配套截污次支管网126公里。全市37家污水处理厂一年来共处理污水量9.88亿吨,日处理规模270.77万吨,年削减COD(化学需氧量)11.28万吨,污水处理率达85.48%。
     【水利防灾减灾】2013年,制定《东莞市水利工程注册登记办法》、《东莞市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标准》,进一步强化对我市水库、水闸、堤围、泵站等水利工程的管理。2011年至2013年度123宗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已开工的有70宗,完工的有40宗,包括列入2013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的30宗工程全部完成。省民生水利工程稳步推进,纳入省农村中型及重点小型机电排灌工程共12宗,其中11宗已开工建设;重点海堤加固达标工程的8宗项目正在开展可研、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另外2宗工程已按BT模式基本完工。
    【水务融资】2013年,东莞市通过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这一融资平台,组建了“新治污工程项目银团”,融资规模为46亿元。
    【三防建设】2013年,市三防塘厦物资仓库建成投入使用,配置2名专职管理员,防汛物资储备量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协调水务、三防、气象等部门进行三防会商研判,及时预警预报,提前对江湖河库的水利工程进行科学调度,腾出库容、降低水位,在防御“尤特”、“潭美”、“天兔”等台风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2013年,市政府印发实施《东莞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和《东莞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暂行办法》, 全面完成镇街“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分解,并明确自2012年至2015年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各镇街领导班子成员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完成了我市水土保持规划初稿,依法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59宗。
    【节水型社会建设】7月,东莞市印发实施《东莞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9月,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以96.1的高分,通过水利部珠江委员会和省水利厅联合组成的验收组的验收。完成了市区污水处理厂中小学节水教育示范基地、第七中学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可园中学教学楼洁具改造工程、东莞生态园管委会办公楼水循环利用工程等节水示范点建设。
    【创建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水生态文明示范区】3月,东莞市政府与省水利厅签订了在水乡经济区共同创建省级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合作备忘录,确立了“水通、水动、水清、水美、水兴、水合”的“六水”治理目标。与广州市合作编制莞穗合作方案,共同开发和保护东江北干流界河段。制定了《东莞市水乡经济区水源面源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对水乡经济区的河道水域和堤防进行综合整治。启动了挂影洲围中心涌水环境综合整治、北海仔河清淤工程等水乡治水项目。
    【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2013年,东莞市被水利部批准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市之一,召开东莞市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完成《东莞市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初稿并上报水利部,提出了“水管理、水安全、水污染防治、水生态、水文化”五大体系建设。全市21条中小河流被水利部纳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项目范围,2013年获得国家财政补助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