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料中心 - 水资源公报
分享到:
  
2004年水资源公报
2007-11-15 11:09:00 来源:本站

    一、概述
    2004年华南地区遭受严重旱情,东江流域出现了连续第三个枯水年,东江博罗水文站年径流量110.7亿立方米,是自1963年(年径流量89.4亿立方米)以来最干旱的一年。2004水文年中,博罗水文站测得历史最低水位1.68米,相应流量115立方米/秒(2005年2月1日)。2004年全市降雨量1380.8毫米,比多年平均减少18.8%,本地水资源总量15.9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245立方米。由于上游来水量的锐减,致使东江三角洲河段潮汐活动影响加强,污水、咸潮上溯情况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市城市供水安全,几大水厂水源紧张,原水水质不达标、氯化物超标严重。2005年2月10日第二、三、四、东城水厂分别测得原水“氯化物”指标最大值1720 mg/L 、1135 mg/L 、800 mg/L 、1120mg/L。为应对严峻的干旱形势,保障我市城市供水安全,我市采取了制定供水应急预案,建设石马河调污工程、厚街水道临时挡潮闸工程,加强咸潮监测和预报,与粤港供水有限公司协调错峰取水,以及要求省防总对东江上游三大水库联合调水压咸等系列措施。
    近年来我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量不足,水污染严重,供水系统安全不够,用水结构不合理,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保障饮水安全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节约配置等工作,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今后我市水利工作的重点。
    二、水资源量
    2004年我市降雨属枯水年份,全市平均降雨量1380.8毫米,比多年平均值1693毫米少321.2毫米,降幅为18.8%,其中东江下游区降雨量1192.7毫米,比多年平均1726毫米少—533.3毫米,降幅为30.9%,东江三角洲区降雨量为1459.5毫米,比多年平均值1680毫米少220.5毫米,降幅为13.1%。
2004年降雨总量34.0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5.9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5.5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4.06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3.65亿立方米)。
    三、水库蓄水动态
东莞市现有中型水库7宗,库容2.05亿m³;小型水库113宗,库容1.8亿m³;总库容3.85亿m³。2004年末全市水库蓄水总量9583万立方米,较上年末减少301万立方米,其中7宗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5920万立方米,较上年末减少114万立方米。 
    四、供水量
2004年全市各类供水工程实际供水量18.41亿立方米,其中水库供水1.80亿立方米,引水工程供水2.91亿立方米,提水工程供水13.70亿立方米。以水源类别分类为地表水18.35亿立方米,地下水0.06亿立方米。
全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430万立方米,全年综合产水能力15.69亿立方米,全年自来水供水量14.01亿立方米。
    五、耗水量
2004年全市总耗水量4.77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为25.91%。其中居民生活耗水量1.28亿立方米,工业耗水量1.95亿立方米,农业耗水量0.75亿立方米,生态环境耗水量0.79亿立方米。
    六、废污水排放量
2004年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为13.64亿立方米,其中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排放量0.24亿立方米。
    七、取水许可情况
2004年末本市实施监督取水许可证441套,年内新批准11套,注销35套。批准取水量7.18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取水181套,生活取水151套,混合取水109套。
    八、水环境概况
根据2004年监测成果,各河段、水库的水质情况评价如下:
东江干流桥头至石龙河段水质较好,为Ⅱ~Ⅲ类;东江北干流石龙至大盛河段为Ⅲ~Ⅳ类;东江南支流石龙至金鳌洲河段为Ⅲ~Ⅳ类;东江南支流金鳌洲至泗盛河段水质较差,为Ⅳ~Ⅴ类;三角洲网河各河段水质均只能达到Ⅴ类;东莞运河污染最为严重,全年水质Ⅴ~劣Ⅴ类。
    水库水质保持较好,松木山、横岗、黄牛埔、茅輋、契爷石和虾公岩水库水质全年均能保持Ⅱ~Ⅲ类,其余水库均为Ⅳ类以上。
    进入枯水期,东江三角洲河段咸潮上溯严重,该河段沿线的水厂多次因原水含氯度超标(250ml/L)而中断供水,严重影响我市的城市供水。其中第二、第三、第四水厂和东城水厂测得原水含氯度值最高值分别为550 ml/L、395 ml/L、320 ml/L和382 ml/L。
    九、水行政执法

  我市水行政执法工作在2004年得到进一步重视,全年共查处水事案件65件,其中立案处理12宗,现场纠正53宗。在执法过程中,突出河道采砂管理这个重点,通过联合市水政监察支队、东莞航政监理所及省水利厅东江水政监察工作组,先后在东江企石河段、桥头河段、石排河段共抓获违法采砂船只11条,共处罚款17万元,有效地维护了东江采砂管理秩序,确保了东江堤围和取水安全。 
    十、重要水事
    1、 台风“艾利”登陆后减弱形成低压,8月28至30日,受低压环流影响,我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主要集中在29日,道滘、望牛墩、厚街等地计录日雨量超过200毫米,达五年一遇暴雨量级。
    2、 9月5日,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的陪同下莅临我市,就我市水利建设工作进行视察。
    3、2004年进入枯水期后,由于东江上游来水量减少,东江三角洲河段咸潮上溯严重,咸潮于10月下旬开始袭击我市。东江下游三角洲河段沿线多家水厂多次因原水含盐度超标(250mg/L)而中断供水,严重影响我市生产、生活,其中第二水厂测得原水含盐度值为550mg/L,严重影响我市的生活、生产。
    4、石马河调污工程启动。10月24日,石马河调污工程启用,将石马河污水调入东引运河,避免石马河污水直接进入东江。
    5、我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于9月完成《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专题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6、东江下游及三角洲水源保证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完成全部外业工作。
    7、为解决我市城市供水水源单一,供水系统安全性差的问题,市水利局提出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方案被提出,并得到市政府的重视。